欢迎光临DR.侠的法研室。
在栏目开通以来,我们收到很多读者关于电子签名法律法规相关的法律问题。现将其中一些比较具有普适性的问题摘选出来,以便更多读者能够了解电子签名以及电子签名的应用场景。
1、在诉讼领域电子签名的效力如何?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 百一十六条规定: 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手机 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适用电子数据的规定。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 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 电子数据是案件发生过程中形成的,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 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数据。电子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电子文件:
①网 页、博客、微博客、朋友圈、贴吧、网盘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
②手机短 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通讯群组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
③用户注册 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电子交易记录、通信记录、登录日志等信息;
④文档、 图片、音视频、数字证书、计算机程序等电子文件。以数字化形式记载的证人证 言、被害人陈述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等证据,不属于电子数据。确有必要的,对相关证据的收集、提取、移送、审查,可以参照适用本规定。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十四条:“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 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所以在法规层面,国家法律已经规定了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等同效力,并 且两高也在办案规定中将电子文档和数字证书列为证据文件。
在我们的监控案件里,2018年已经有3000多件涉及电子合同的案例成为争议当事人的质证焦点,但是我们并未发现一起境内注册的电子签名公司平台上签署的电子合同被法院认定 无效的案例。
鉴于前述,可靠的电子签名在诉讼领域是可靠的。
2、如果应用于劳动合同上,报备给劳动局时,使用电子合同劳动局是否认可?
这个问题涉及行政部门对于电子签名认可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分为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行政主体在政务活动中对电子签名认可的程度,第二个维度是行政主体在民事主体申报文件时对电子签名认可的程度。
而由于我国行政机关众多,行政法规杂乱,各地方行政机关经办人员对法律法规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模式,因此,我们在将电子签名文件申报地方行政部门时确实会碰到部分“阻碍”,所以,建议在向行政机关提交文件之前电话咨询一下是否接受电子文件。
在沟通前,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三个沟通利器,法规、案例、实践操作。
(1)法规。
法规是指法律规定了电子合同的效力。
具体又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明确说民事主体使用数字证书签署的合同或者电子签名、电子签章是合法有效的,我们简称为“法规派”;
第二类是,案例中表明了电子合同受到某类行政机构的认可的,我们简称为“案例派”;
第三类是,虽然没有明确说民事主体使用数字证书签署的合同有效,但是说明行政机关在内部文档中承认了电子合同、电子签名、数字签章的效力,我们简称为“暧昧派”。
我们已经检索到70多个法律法规中涉及对于电子文档的认可规定,并会在近期形成公众号文章,希望大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2)案例
案例是指在裁判文书中事实部分表明了民事主体在行政文书申报中使用 了电子文件。
(3)实践操作
这是我们通过客户追踪和服务了解到客户在哪些地方办理行政文书 申报中成功使用了电子文件。
具体到问题中,目前劳动合同在劳动部门可能需要在五险一金的时候进行备案。
我们在客户在浙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的递交电子文档可以受到认可并不存在障碍。其他地区个案性差异较大,建议递交电子文档之前和劳动主管部门沟通确认,以确保有效。
3、法院对电子签名的认可程度如何?
(1)实体法院对证据的采用情况 (北京、杭州、广州互联网法院,南京中院,上海高院外其他法院)
e签宝在很多裁判文书平台可以秒检案例及具体法院以及律师,法务服务部门会提供服务,并以报告的形式向客户推送。
(2)网签合同如何提交?
可以提交如下证据文件:
今天的“有问必答”环节先到这里,关于更多的干货、解答,欢迎大家关注“DR.侠法研室”。
完善信息立即免费体验!
提交成功!
我们的顾问会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
完善信息立即免费体验!